發布時間:2018-12-21
12月18日,安徽省發改委發布的《安徽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監測和評估報告》顯示,2016—2017年累計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894萬千瓦,截至2017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534萬千瓦、2017年發電量229億千瓦時,分別是2015年的2.4倍、2倍。2017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13051.9萬噸標準煤、能源消費年均增長2.9%,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497噸標準煤/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按照2015年可比價格計算),連續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降至72.5%,比2015年下降4.3個百分點;油品消費占17.37%、天然氣消費占4.48%,非化石能源消費占5.66%,比2015年分別提高1.17、0.68和2.16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能源惠民利民成效顯著。累計實施8批次216億元農網改造升級專項工程,截至2017年底,農村戶均配變容量由2015年的1.74千伏安提高到2.3千伏安、年均停電小時由26.1小時降至11.3小時。通過實施“兩年攻堅戰”,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動力電,率先完成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中心村電網改造完成數量居全國首位。先行探索光伏扶貧這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國,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并網光伏扶貧裝機199.3萬千瓦,居全國首位,每年可為貧困戶增收約20億元。
此外,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高速增長。“十三五”以來,我省將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創新發展方式、完善支持政策,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迎來爆發式發展。一是積極發展光伏發電。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施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采用招標方式配置光伏發電規模,積極探索“光伏+”模式建設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各類綜合應用光伏電站。探索將采煤沉陷區治理和發展水面光伏相結合的新路,積極推進兩淮采煤沉陷區國家光伏領跑基地建設。先行探索光伏扶貧這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國。積極在工業、公共建筑等各類屋頂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并網光伏發電裝機888萬千瓦,提前3年完成規劃目標。二是穩步推進風電發展。注重集中式風電場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有序建設平原、低丘、灘涂地區低風速風電場。統籌風能資源、土地利用、生態保護、交通運輸等建設條件,因地制宜探索接入低壓配電網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并網風電裝機217萬千瓦。三是大力推進生物質發電。我省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作物秸稈發電的意見》《大力發展以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為基礎的現代環保產業的實施意見》,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印發《關于對農作物秸稈發電實施財政獎補的意見》,構建起促進秸稈能源化利用的政策體系。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并網生物質發電裝機119萬千瓦,居全國第4位。四是有序推進水電開發。實施小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新增并網裝機19萬千瓦。有序推進績溪、金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4.5億元、15.1億元,占總投資的35%、21%,穩步推進桐城等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水電裝機310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168萬千瓦、常規水電142萬千瓦。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規劃》實施情況總體較好,但也面臨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其中:
可再生能源發展受限。一是光伏發電增長減速。“十三五”以來,社會資本大量涌入光伏行業,我省光伏發電裝機呈爆發式增長。電網接入和電力消納壓力對光伏發電增長的制約已經顯現,加之國家光伏發電政策調整,光伏發電發展減速已成定局。二是風電項目開工率偏低。由于我省地形復雜、林地較多,且風電場開發建設不同程度存在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問題,加之后續生態修復不及時、大規模發展下的電力消納問題等原因,造成風電場開工率偏低,截至2017年底,核準項目開工率不足50%。三是地熱能利用推廣難度大。由于國家取消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項目申報和資金支持,我省沒有中央財政支持及地方財政配套,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缺乏繼續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的積極性,淺層地熱能利用推廣應用難度大。
對此,根據《規劃》實施情況和國家相關政策對《規劃》以下目標進行調整,其中:
調整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為進一步促進我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將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目標由800萬千瓦上調至1100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目標由260萬千瓦上調至3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由5.5%上調至6%以上,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由23%上調至27%。
來源:光伏事